記者請隋煬帝墓考古發掘領隊、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,精選了四件,詳細說說背後的小故事,這是你在歷史書里看不到的。
  核心提示
  這兩顆牙是
  怎麼發現的
  考古人員在隋煬帝墓的耳室邊上,小刷子輕輕撥動,發現了它們。束家平說,專家通過牙齒磨耗程度判斷,齒齡為50歲左右,與隋煬帝被殺時的年齡相符,再和墓誌等出土物對照,這是判斷隋煬帝身份最有力的證據。
  今年4月10日,飽受爭議的揚州曹莊隋煬帝墓高票入選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。4月16日,揚州曹莊隋煬帝墓中出土的135件/套文物,在揚州雙博館展出。為保證文物安全,鎏金銅鋪首等部分文物採取真空包裝展出,這在全國尚屬首次。另外,由於歷史上對隋煬帝的評價存較大爭議,主辦方在展廳入口處,設無字墓碑,為其功過留白。蕭後鳳冠因為受損嚴重,尚埋在土裡無緣展覽。揚州文保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,文物部門將聯繫陝西文物專家對鳳冠進行修複。
  牙齒
  來源:隋煬帝
  你沒看錯,這真的是楊廣的牙齒。
  一顆是右側上頜第三臼齒,一顆是右側下頜第二臼齒。算一算,他死的時候是公元618年,過了1396年,白白的牙釉質居然還在,放大看,顏色是象牙白的。不過牙下麵連著的牙根已經開始腐朽,呈青銅色。
  整個展廳里,就屬它倆被圍觀最久了,大家好奇心爆棚:這真的是皇帝的牙齒?怎麼能保持這麼久?
  考古人員在隋煬帝墓的耳室邊上,小刷子輕輕撥動,發現了它們。束家平說,專家通過牙齒磨耗程度判斷,齒齡為50歲左右,與隋煬帝被殺時的年齡相符,再和墓誌等出土物對照,這是判斷隋煬帝身份最有力的證據。
  束家平說,據考證,隋煬帝被勒死後,蕭後拆了床板當棺材,把丈夫偷偷埋在流珠堂。他死後5個月,老部下陳稜又遷葬了一次,葬在了吳公台。到了唐代,因為唐高宗李淵和楊廣是姨表兄弟關係,把墓又遷到了雷塘。“三次改葬的過程中,屍骨是否完整,現在已經不清楚了。”牙齒是人身上最堅硬、最不容易腐蝕的部位,所以能夠保存。
  玉帶
  來源:隋煬帝
  這件東西的名字有點拗口生澀:十三環十三蹀躞(音dié xiè,意為小步疾走)玉帶。
  說白了,就是隋煬帝平時腰上系的腰帶啦,系法和現在我們系皮帶差不多。當然,人家是皇帝,一條腰帶,還是金鑲玉的,這也是迄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十三環玉帶。此前,北周武帝孝陵里出土過一件,可那是銅的。
  蹀躞帶有玉、犀、金、銀、銅、鐵等多種質地,代表不同等級,而玉帶,就是最高等級,等於是帝王的“高定”。
  你看到玉帶板下麵還掛了十三個環嗎?這不是為了好看,而是有超強收納功能的。上面可以掛弓、劍、剪刀、鑷子、鏡子、濾水囊、錐子、勺子、魚雋、牙剔、耳掏和針筒……用鏈子系牢就好。楊廣愛曬寶貝,估計當年會掛滿13環,明明步履艱難還得瀟灑走一回。
  鋪首
  來源:隋煬帝
  古裝片里,經常看到古人裝在大門的門環,是獅子、老虎頭造型,下麵帶個門把手,可以用來敲門,這就是“鋪首”,富貴人家用來鎮宅的。當然,隋煬帝家的門,不是什麼人都敢敲的。
  這次發現的四件銅鋪首,全部鎏金,夠奢華。不過,束家平認為,不一定是裝在門上的。“它可能是作為江都宮門上的裝飾品,後來,作為陪葬品,放置於隋煬帝的墓中。”但還有一種可能性,就是裝在棺槨上,用來守護隋煬帝的。只是,棺材經過千年已經消失,只剩下裝飾品了。
  編鐘
  來源:蕭後
  文獻中,對蕭後的文字記載很少,出生年代都很模糊,只知道她是文藝女青年,愛文學,又精於周易的研究,會占卜,這和同樣愛好文藝、會寫詩的楊廣,是多麼相配。銅編鐘的出土,就是明證。
  這套編鐘16件、編磬20件,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齣土的隋唐時期的編鐘編磬實物。這和《隋書·樂志》里的記載相符。
  隋煬帝是個音樂達人,蕭後是他的粉絲,兩人經常在寢殿里,欣賞音樂。他當太子時,覺得太廟雅樂過於單調,即位後,馬上下詔重修雅樂,採用了南朝音律。他還把游宴時演唱的宮廷燕樂進行整理,把七部擴為九部,稱“九部樂”。他的創作中,跟杭州有關的,就是“大曲”,類似大型歌舞曲,其中一首大曲《水調歌》,就是為了歌頌自己開大運河的自戀之作。
  可惜的是,編鐘和剛纔說的銅鋪首,並不是“赤裸裸”展現在我們面前,而是套了一個真空袋,裡面還放了一包類似防腐劑的小袋子。束家平說,金屬類文物遇到空氣會被氧化,出土時,銅銹非常厲害,而且顏色一天天加深,所以,現在它們還需要被隔離保護。據錢江晚報、現代快報  (原標題:看,這是隋煬帝的牙還有牙釉質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50nayf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