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苑廣闊
  4月9日,是北京市對行人闖紅燈實施處罰一周年。4月7日,筆者隨機在幾個路口觀察行人過馬路是否“紅燈停”,發現部分行人依舊習慣“中國式過馬路”,僅一個路口16分鐘就有近180名行人“闖紅燈”。全民參考一年,最終交出這樣的一份答卷,顯然難以令人滿意。最要緊的是,在去年媒體報道、公眾關註之下,全國各地交管部門對“中國式過馬路”也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整治措施,既然花費了這麼大的心血,卻收效甚微,這難免讓人產生一種挫敗感,感覺“中國式過馬路”真是無可救藥,永遠無解了。
  事實真是這樣嗎?我卻不這麼看。“中國式過馬路”之所以時隔一年沒有讓人看到很大改觀,一方面是因為規範整治時間尚短,時候還不到,需要我們多點耐心;另一方面,是因為很多地方交管部門採取的各項整治措施沒有持之以恆,導致整治舉措無法產生持續的作用和效果。
  先說第一個原因。“中國式過馬路”是延續十幾年幾十年的一種交通陋習,在一些人心裡早已根深蒂固,習慣成了自然,要想一朝改變,談何容易?所以,我們需要多點耐心,給規範與整治多點時間。實際上,按照北京市一位一線交警的說法,自從對“中國式過馬路”進行專項整治行動以來,在現場執勤時能夠體會到,越來越多的行人已經依燈通行,只是作為媒體記者或普通市民,難以有這種深入觀察和體會而已。
  再說第二個原因。關於整治“中國式過馬路”的手段,也無非那麼幾種,加強教育勸導,對“帶頭大哥”進行罰款,對違章者通報單位。關鍵是一些地方的交管部門,只是在媒體密集報道、公眾呼聲高漲的時候,才被動地出台一些整治規範措施,等風頭一過,就產生了鬆懈心理,警示牌毀壞了也沒人理,交通勸導員也不見了身影,說好對違章者罰款也沒見開出一張罰單。如此一來,“中國式過馬路”如何會好轉?
  所以對“中國式過馬路”看似無解,實則有方。需要多點耐心,給公眾,也給有關部門多點時間。最主要的,是要把當前或勸阻引導、或課以罰款的各項整治舉措堅持下來,延續下去,這樣才會讓公眾在潛移默化中改掉舊陋習,樹立新習慣。
  (原標題:行人闖燈並非無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50nayf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